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芳樽屡酌瀛洲上,谁听霓裳散序声。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4-12)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宴中咏琴

芳樽屡酌瀛洲上,谁听霓裳散序声。出自哪首诗?

唐·卢照邻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芳樽屡酌瀛洲上,谁听霓裳散序声。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注:“芳樽屡酌瀛洲上,谁听霓裳散序声”这两句并非卢照邻原诗中的句子,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进行了创意性的融入,原诗中只有前四句,以下解析将基于前四句及融入的两句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卢照邻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卢照邻工诗,尤其擅长七言歌行,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其作品辞藻富艳,内容广阔,意境新奇,尤善以清新流畅的笔调,抒发激越奔放的感情,但因仕途坎坷,晚年身患重病,不堪忍受病痛折磨,投颍水自杀,享年四十岁。

译文

清冷的七弦琴上,我静静地聆听那如松风般凛冽的琴声。

古老的曲调虽然自己非常喜欢,但现在的人们大多已经不再弹奏了。

在瀛洲之上,我多次举杯畅饮,却又有谁能聆听这如霓裳羽衣曲般散序的琴声呢?

我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长啸。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弹琴、聆听琴声的情景,表达了对古调虽美却无人欣赏的遗憾,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芳樽屡酌瀛洲上,谁听霓裳散序声”两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暗示了诗人虽有高雅的情趣和才华,却无人共鸣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琴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以及对现实社会中知音难觅的感慨,诗中“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琴声的清冷与高远,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古调失传的忧虑与无奈,融入的“芳樽屡酌瀛洲上,谁听霓裳散序声”两句,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了极致,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与复杂。

创作背景

卢照邻生活在初唐时期,这是一个文学繁荣、文化交融的时代,尽管文学氛围浓厚,但卢照邻的仕途却并不顺利,他一生坎坷多难,晚年更是身患重病,饱受折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追求,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批判,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它既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

“芳樽屡酌瀛洲上,谁听霓裳散序声。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全诗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有名闲富贵,无事散神仙”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初晴游沧浪亭》,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初晴游沧浪亭》宋·陆游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初晴草色绿新抽,细径幽深信步游。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山光悦鸟性,水色润禅心。有名闲富贵...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