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宫冰井久湮没,铁梁有四沦耕禾。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冰井台
唐·李商隐
魏宫冰井久湮没,
铁梁有四沦耕禾。
当时天子无消息,
犹是杨妃醉舞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魏宫的冰井台早已湮没无闻,
那四根铁梁也沦落在农田之中,被耕田人踩踏。
当年的天子魏明帝已无处寻觅,
而杨妃却仍在宫中醉舞欢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魏宫冰井台的湮没和铁梁的沦丧,反映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王朝的兴衰更替,通过对比当年天子的消失和杨妃的醉舞,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繁华易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魏宫冰井台和铁梁为引子,巧妙地勾起了读者对历史的回忆,冰井台和铁梁作为魏宫的象征,它们的湮没和沦丧,象征着魏宫的衰败和魏朝的灭亡,而“当时天子无消息,犹是杨妃醉舞歌”两句,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天子作为一国之君,曾经权倾一时,但如今却无处寻觅;而杨妃作为宫廷中的女子,却仍在醉舞欢歌,享受着短暂的快乐,这种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商隐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有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危机,李商隐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他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寄托了对现实的忧虑和期望,他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李商隐的这首诗《冰井台》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