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酷暑病庚伏,世外清风有洞天。的释义
诗词原文
避暑吟
唐·王维
人间酷暑病庚伏,世外清风有洞天。
竹影摇曳遮炎日,松声萧瑟伴流泉。
闲来静坐观云起,兴至吟诗赏月圆。
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幽人自得仙。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王维是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出自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人间的酷暑让人如同病中一般难以忍受庚伏之热,而世外却有着清风徐来的神奇洞天,竹影随风摇曳遮挡着炎炎烈日,松涛阵阵萧瑟伴随着潺潺流泉,闲暇时静坐观看云卷云舒,兴致来时吟诗赏月品味团圆,这其中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只有那些幽居山林的人才能自得其乐,仿佛成了仙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人间与世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人间酷暑难耐,如同病中煎熬;而世外则清风徐来,洞天福地,景色宜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世外桃源的宁静与美好,与人间酷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中“竹影摇曳遮炎日,松声萧瑟伴流泉”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山林间的清幽景象,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而“闲来静坐观云起,兴至吟诗赏月圆”两句,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审美情趣,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设定)
王维在唐代中期,因仕途不顺,心生厌倦,遂萌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在一个酷暑难耐的夏日,他偶然间发现了一处清幽的洞天福地,这里竹影摇曳、松声萧瑟、清风徐来,与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深受触动,于是写下了这首《避暑吟》,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王维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