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翻车泻酒犒士众,万刀刲肉恣燔炙。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14)诗词赏析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翻车泻酒犒士众,万刀刲肉恣燔炙”,这些句子出自南朝宋代诗人鲍照的《代东武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和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翻车泻酒犒士众,万刀刲肉恣燔炙。的意思及出处

代东武吟

南朝宋·鲍照

主人且勿喧,贱子歌一言。

仆本寒乡士,出身蒙汉恩。

始随张校尉,占募到河源。

后逐李轻车,追虏出塞垣。

密途亘万里,宁岁犹七奔。

肌力尽鞍甲,心思历凉温。

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时事一朝异,孤绩谁复论。

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

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鸡豚。

昔如骖鸾鹤,今驾驽骀辕。

遭遇异所图,穷达有易颜。

车服今何在,宾从今已阑。

途穷反遭俗眼白,世事纷纭徒乱心。

戚戚复戚戚,送君西南望长岑。

紫骝随步远,青雀任飞沈。

去去勿复道,沈忧令人老。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车泻酒犒士众,万刀刲肉恣燔炙。

鸣毂过幽谷,悲风激中怀。

凄凄出寒门,郁郁成早衰。

居常待其尽,曲肱卧空斋。

天寒日暮苍,浮云为阴霾。

安能久事笔砚间,坐观成败心悠哉。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作者简介

鲍照(约公元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南朝宋文学家、诗人,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诗文辞藻华丽,风格豪放,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鲍照的作品多抒发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苦闷,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译文

(此处仅翻译包含关键词的部分)

翻车倾倒美酒犒劳士兵,万把刀切割肉食尽情烧烤。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军队中庆祝胜利或犒劳士兵的场景,翻车泻酒,形容酒量之大,万刀刲肉,则展现了肉食的丰盛,恣燔炙,意味着士兵们可以尽情享受烧烤的美食,这些场景反映了军队中的豪迈与团结。

赏析

这两句诗以生动的画面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军队中庆祝胜利或犒劳士兵时的热烈氛围,诗人通过“翻车泻酒”和“万刀刲肉”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军队的豪迈与团结,也表达了对士兵们英勇无畏、为国捐躯的赞美,这种夸张的手法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种热烈而悲壮的场面。

创作背景

《代东武吟》是鲍照创作的一首反映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的诗歌,诗中通过叙述主人公从寒乡士子到从军征战,再到年老归乡的坎坷经历,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而“翻车泻酒犒士众,万刀刲肉恣燔炙”这两句诗,则可能是诗人在回忆自己从军生涯中的某个庆祝场景,或者是对军队中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在鲍照的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

《代东武吟》是鲍照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强烈个人情感的诗歌,而“翻车泻酒犒士众,万刀刲肉恣燔炙”这两句诗则是其中描绘军队庆祝场景、赞美士兵英勇精神的精彩之笔。

“翻车泻酒犒士众,万刀刲肉恣燔炙。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