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春光浓簇宝津楼,楼下新波涨鸭头。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4-14)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春光浓簇宝津楼,楼下新波涨鸭头。的意思及出处

宝津楼

宋·范成大

春光浓簇宝津楼,楼下新波涨鸭头。

绿绕红围千步障,锦铺绣藉万花稠。

谁将天上麒麟阁,拟作人间燕子楼。

不向西湖争胜处,安排歌舞待春游。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今存诗1900余首,收录于《石湖居士诗集》等著作中。

译文

春光在宝津楼上浓重地聚集,楼下的新水波荡漾,鸭子在水中嬉戏,绿色的植物环绕着红色的花朵,仿佛设置了千步长的屏障;而锦缎铺就、绣品垫底的万花丛中,花朵更是稠密繁多,有谁能将天上的麒麟阁,比作这人间如燕子楼般的宝津楼呢?这里并不与西湖争抢名胜之地,而是精心安排歌舞,等待着春天的到来,供人们春游观赏。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宝津楼在春光中的美丽景象,以及楼下新波荡漾、鸭子嬉戏的生动画面,诗人用丰富的色彩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宝津楼周围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宝津楼独特魅力的赞美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

赏析

这首诗以宝津楼为中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春日美景图,诗人以“春光浓簇”来形容宝津楼,既突出了春天的气息,又展现了宝津楼的繁华与美丽,而“楼下新波涨鸭头”一句,则通过新波荡漾、鸭子嬉戏的生动画面,进一步烘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在描绘宝津楼周围的花草树木时,诗人用“绿绕红围千步障,锦铺绣藉万花稠”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万花丛中繁花似锦、色彩斑斓的景象,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对宝津楼独特魅力的赞美和对春天到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南宋时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多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为主,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这首诗《宝津楼》可能是范成大在游览宝津楼时所作,宝津楼作为当时的一处名胜,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和题咏,范成大在游览过程中,被宝津楼的美景所打动,于是写下了这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范成大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想象力。

“春光浓簇宝津楼,楼下新波涨鸭头。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