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星潢今夕度仙辀,人世争为乞巧楼。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4-14)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七夕

星潢今夕度仙辀,人世争为乞巧楼。下一句是什么?

唐·徐凝

星潢今夕度仙辀,人世争为乞巧楼。

碧帐空中银烛影,珠帘月下玉人羞。

香街九陌花如锦,行处流光似水流。

驾得风车辗翠轮,广寒宫里夜悠悠。

作者及朝代

作者:徐凝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徐凝,唐代诗人,字梦真,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西北)人,与施肩吾同里,世称“延陵二徐”,工诗,擅长近体,风格清新自然,尤长于描写自然景色,他的诗在唐代有一定影响,但后世评价不高,多认为其诗作过于雕琢,缺乏深邃的思想内涵,不过,他的部分诗作仍被后人传颂,如《庐山瀑布》等。

译文

今夜星辰灿烂,银河横渡,仙人的车驾(指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正缓缓通过,人间为了庆祝七夕,纷纷搭建起乞巧楼,祈求智慧和巧手,碧绿色的帐篷中,银烛摇曳生姿,月光下,珠帘轻拂,美人娇羞,繁华的街道上,鲜花似锦,行人如织,流光溢彩,仿佛时间都在这里流淌,仿佛能驾着风车,碾过翠绿的轮子,在广寒宫中度过一个悠长的夜晚。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盛况,通过描绘牛郎织女相会的神话传说,以及人间为庆祝七夕而搭建乞巧楼的习俗,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浪漫,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银河、仙辀、碧帐、银烛、珠帘、玉人等,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唯美的氛围。

赏析

徐凝的这首《七夕》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生动地描绘了七夕节的节日氛围和人们的庆祝活动,诗中既有对神话传说的浪漫描绘,又有对人间景象的生动刻画,两者相互映衬,使得整首诗既具有神话色彩,又充满了生活气息,诗中的意象丰富而生动,语言优美而流畅,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

创作背景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以及女性穿针乞巧的习俗,在唐代,七夕节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搭建乞巧楼、穿针乞巧等,徐凝的这首《七夕》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他通过描绘七夕节的盛况和人们的庆祝活动,表达了对这个传统节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也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星潢今夕度仙辀,人世争为乞巧楼。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