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4)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题王逸少帖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白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应王逸少,风流似昔时。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

不羡他人千金裘,但求此书传千古。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今四川江油),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其诗作风格奔放、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不仅擅长诗歌,还精通剑术,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才子。

译文

古人今人如同流水般逝去,共同仰望的明月却始终如一,只有王羲之(王逸少),他的风流才情还像从前那样令人仰慕,我因求字而得到他几幅书法作品,那笔力既有张芝(伯英)的刚劲,又有王羲之的柔美,我不羡慕别人拥有的千金裘皮,只愿这书法作品能够流传千古。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古今人物,突出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卓越与不朽,诗人以“流水”比喻人生的短暂与变迁,而“明月”则象征着永恒不变的美好,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羲之的书法成为连接古今、超越时间的艺术瑰宝,诗人通过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赏析

本诗以王羲之的书法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向往,诗中“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一句,既赞美了王羲之书法的刚柔并济,又巧妙地融入了张芝(伯英)的书法风格,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鉴赏力,而“不羡他人千金裘,但求此书传千古”则表达了诗人超越物质追求,重视精神文化价值的崇高境界。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酷爱书法,对王羲之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尤为推崇,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过程中,偶然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后,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李白不仅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文化传承与永恒价值的思考,在唐代,书法艺术繁荣发展,李白作为一位文化修养深厚的诗人,对书法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和见解的集中体现。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