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4-14)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题王逸少帖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白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应王逸少,风流似昔时。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

不羡他人千金裘,但求此书传千古。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后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今四川江油),他才华横溢,性格豪放不羁,喜好饮酒作诗,游历名山大川,其诗作风格奔放、想象丰富、语言优美,对后世影响深远,李白不仅擅长诗歌,还精通剑术,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才子。

译文

古人今人如同流水般逝去,共同仰望的明月却始终如一,只有王羲之(王逸少),他的风流才情还像从前那样令人仰慕,我因求字而得到他几幅书法作品,那笔力既有张芝(伯英)的刚劲,又有王羲之的柔美,我不羡慕别人拥有的千金裘皮,只愿这书法作品能够流传千古。

释义

本诗通过对比古今人物,突出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卓越与不朽,诗人以“流水”比喻人生的短暂与变迁,而“明月”则象征着永恒不变的美好,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羲之的书法成为连接古今、超越时间的艺术瑰宝,诗人通过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渴望。

赏析

本诗以王羲之的书法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向往,诗中“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一句,既赞美了王羲之书法的刚柔并济,又巧妙地融入了张芝(伯英)的书法风格,体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鉴赏力,而“不羡他人千金裘,但求此书传千古”则表达了诗人超越物质追求,重视精神文化价值的崇高境界。

创作背景

李白一生酷爱书法,对王羲之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尤为推崇,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过程中,偶然得到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后,有感而发之作,通过这首诗,李白不仅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艺术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文化传承与永恒价值的思考,在唐代,书法艺术繁荣发展,李白作为一位文化修养深厚的诗人,对书法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和见解的集中体现。

“因书乞得字数幅,伯英筋肉羲之肤。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