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早为举案齐眉妇,晚见扶床坐膝孙。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21

诗词原文

家庭乐

早为举案齐眉妇,晚见扶床坐膝孙。出自哪首诗?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此诗作者不详,为清代民间流传之作)

早为举案齐眉妇,

晚见扶床坐膝孙。

人生至此应无憾,

笑看浮云过世尘。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作者不详,我们无法提供具体的作者生平介绍,但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清代一位对生活充满感悟和满足感的文人或士绅所作,通过描绘家庭生活的和谐美满,表达了对人生幸福的深刻理解和珍惜。

译文

年轻时我们是举案齐眉的恩爱夫妻,

年老时又能看到孙子扶床坐在膝下。

人生到了这样的境地应该没有遗憾了,

微笑着看世间的浮云飘过,不为俗事所累。

释义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互相尊重、恩爱有加;“扶床坐膝孙”则描绘了晚年子孙绕膝、天伦之乐的幸福场景,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不同阶段幸福生活的满足和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纷扰、享受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画面,前两句通过“举案齐眉”和“扶床坐膝孙”两个典型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人生的两个阶段——青年夫妻的恩爱和晚年子孙的孝顺,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情感和人生哲理,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超脱世俗的豁达心态,使整首诗在温馨中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虽然无法确定具体的创作背景,但我们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清代社会相对稳定、家庭观念较重的时期创作的,在那个时代,家庭和睦、子孙满堂被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作者可能是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满足的诗篇,这首诗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家庭伦理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早为举案齐眉妇,晚见扶床坐膝孙。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