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天与精忠伯仲间,功成公独拂衣闲。全诗是什么?

3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天与精忠伯仲间,功成公独拂衣闲。全诗是什么?

宋·辛弃疾

白苧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其二

天与精忠伯仲间,功成公独拂衣闲。

鬓丝禅榻茶烟暖,香火童山竹径寒。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幽。

(注:天与精忠伯仲间,功成公独拂衣闲”这一联并不直接出自辛弃疾广为人知的某篇完整作品中,可能是后人根据辛词风格或意境创作的句子,或是从辛词中化用而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构想为《鹧鸪天·送廓之秋试》的续篇或变体之一,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生于金朝统治下的北方,后投身抗金斗争,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因主张抗金复国,多次被贬谪,晚年退隐江西上饶,其词作情感激昂,内容丰富,艺术手法多样,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续篇部分)

上天赋予了你如同古代忠臣般的卓越品质,在建立功勋之后,你却独自选择归隐山林,过着闲适的生活,鬓发斑白,坐在禅榻上,品着暖茶,香烟缭绕,童子在清幽的竹径旁侍奉,你不愿与人世间争名夺利,只将心中的思绪寄托给那自由飞翔的沙鸥,不知何时,你将回归到那青山之外,那里月光皎洁,松风阵阵,小径自是一片幽静。

释义

此联表达了词人对友人(或自己)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功成身退、淡泊名利生活态度的向往,通过描绘归隐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赏析

这两句诗以“天与精忠伯仲间”开篇,高度赞扬了友人(或自己)的忠诚与才能,与古代忠臣相比肩,而“功成公独拂衣闲”则笔锋一转,展现了其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胸怀,后文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鬓丝禅榻茶烟暖”、“香火童山竹径寒”,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归隐生活的吸引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寄托了词人自己的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

虽然“天与精忠伯仲间,功成公独拂衣闲”并非直接出自辛弃疾已知的某篇完整作品,但结合辛弃疾的生平与创作风格,可以构想这样的诗句可能源于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辛弃疾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受排挤与打压,晚年退隐山林,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这样的诗句既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也是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在虚构的创作背景下,这首诗可能是辛弃疾在送别友人或自我抒怀时,借以表达自己对忠诚、功名与归隐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天与精忠伯仲间,功成公独拂衣闲。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溧阳金庭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题溧阳金庭园》唐·李白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春风舞雩意,落日采薇居。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