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家有平津旧学传,人材嘉祐至和前。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平津旧学

家有平津旧学传,人材嘉祐至和前。上一句是什么?

宋·刘克庄

家有平津旧学传,人材嘉祐至和前。

青衿未得沾时雨,白发空余泣晚烟。

老去功名空自惜,年来人事不胜悲。

西风飒飒秋声急,独倚危楼看落晖。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与陆游、杨万里等人齐名,刘克庄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深沉哀婉的一面,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译文

我家有平津侯(公孙弘)那样的旧学传承,人才辈出,从嘉祐年间(北宋仁宗时期)到和年(可能是指南宋初期)前都不断涌现,我作为后辈却未能赶上时代的恩泽,如同青衿学子未能得到及时雨的滋润,只能空余白发,在晚烟中悲泣,年老之时,对于未能实现的功名只能暗自惋惜,近年来的人事变迁更是让人不胜其悲,西风飒飒,秋声急促,我独自倚靠在危楼之上,望着落日余晖,心中无限感慨。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学术传承的自豪,以及对自身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悲伤,诗中“平津旧学传”指的是家族中有像公孙弘那样的学术大家,而“人材嘉祐至和前”则是对家族人才辈出的赞美,诗人自己却未能得到时代的青睐,只能空余悲叹,最后两句通过描绘西风、秋声和落日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细腻,通过对比家族昔日的辉煌和诗人自身的遭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家族学术传承的自豪和怀念,也有对自身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悲伤,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来烘托情感,使得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生动和感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个人遭遇颇多坎坷,诗人通过回顾家族历史和个人经历,表达了对过去辉煌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无奈,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未来的无望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在南宋末年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普遍心态和命运。

“家有平津旧学传,人材嘉祐至和前。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