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日月尚留沧海照,山川盍护翠华归。的解释

3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5

诗词原文

送大行谢公朝谒

日月尚留沧海照,山川盍护翠华归。的解释

明·李东阳

日月尚留沧海照,山川盍护翠华归。

天开地辟逢真主,海晏河清见盛时。

玉节金符分使节,龙旗凤辇拥天威。

老臣欲献唐虞颂,万岁千秋颂圣晖。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东阳(1447年-1516年)

朝代:明代

作者简介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湖南茶陵)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少傅兼太子太师,追赠太师、谥文正,他是“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在明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李东阳的诗文创作风格多样,既有典雅之作,也有清新自然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日月的光辉仍然照耀着沧海,山川仿佛也在护卫着皇帝的车驾归来,天地开辟以来,我们遇到了真正的君主;国家海内晏然,河清海晏,正是太平盛世之时,使者手持玉节和金符,分赴各地传达皇命;龙旗和凤辇簇拥着皇帝的威严,彰显着天子的无上权威,老臣我想献上唐虞时代的颂歌,歌颂万岁千秋的圣明光辉。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皇帝朝谒归来的赞美和祝福,首联“日月尚留沧海照,山川盍护翠华归”以日月山川为喻,形容皇帝归来的荣耀和威严;颔联“天开地辟逢真主,海晏河清见盛时”则直接赞美了皇帝和当前的太平盛世;颈联“玉节金符分使节,龙旗凤辇拥天威”描绘了皇帝出行的盛况;尾联“老臣欲献唐虞颂,万岁千秋颂圣晖”则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庄重和威严的氛围,诗人通过日月山川的描绘,将皇帝归来的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读者能够亲眼目睹这一盛况,诗人也通过赞美皇帝和当前的太平盛世,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在表达上既庄重又富有感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东阳为送别大行台谢公朝谒而作,大行台是明朝时期的一种官职,负责处理边疆地区的政务和军事事务,谢公作为大行台官员,需要前往京城朝谒皇帝,李东阳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和朝廷重臣,为了表达对谢公的敬意和祝福,创作了这首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谢公的赞美和祝福,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皇帝的忠诚。

“日月尚留沧海照,山川盍护翠华归。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