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潭千尺见脩鳞,倚杖时观镜里身。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观鱼潭
唐·韦应物
湖潭千尺见脩鳞,倚杖时观镜里身。
云影悠悠水自闲,鱼行浅浅藻痕新。
心随鱼跃动微澜,境入清幽忘世尘。
独倚危栏思渺然,不知何处是归程。
(注:“湖潭千尺见脩鳞,倚杖时观镜里身”这两句并未完整出现在韦应物的现存作品中,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韦应物的诗风和题材,虚构了这首《观鱼潭》并进行了后续的创作与解析,以下解析均基于这首虚构的诗作。)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淡远清新,善于描绘自然之美,抒发淡泊宁静的心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湖潭深达千尺,可见到修长的鱼鳞,我倚着拐杖,时常观赏水中倒映的自己,云影在水中悠悠飘荡,水面显得那么悠闲自在,鱼儿浅浅地游动,水藻上留下了新鲜的痕迹,我的心随着鱼儿的跳跃而泛起微澜,心境也随之进入清幽之境,忘却了世间的尘埃,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思绪渺远,不知何处才是我的归途。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潭、鱼、云影、水藻等自然景物,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人通过观赏鱼儿游动、云影飘荡等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归途的迷茫与思索。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湖潭的美景,通过“千尺见脩鳞”展现了湖潭的深邃与鱼儿的活跃,而“倚杖时观镜里身”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与自然的深刻反思,诗中“云影悠悠水自闲”一句,以云影的悠闲映衬出水的宁静,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心随鱼跃动微澜”则巧妙地将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宁静,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韦应物山水田园诗的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虚构的创作背景可以设定为韦应物在担任某地刺史期间,因政务繁忙而心生疲惫,于是寻得一处清幽的湖潭,独自观赏鱼儿游动、云影飘荡,以此来排解内心的压力与烦恼,在观赏的过程中,诗人被湖潭的美景所吸引,内心逐渐变得宁静与淡泊,于是写下了这首《观鱼潭》来表达自己的心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