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头于我已无缘,拈问东家不直钱。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唐·白居易
蝇头于我已无缘,拈问东家不直钱。
静听秋声吟败叶,闲看春色醉残烟。
门前车马久疏旷,案上琴书且独眠。
莫道此中无乐事,心清自得地神仙。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作品如《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流传千古的佳作,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晚年退居洛阳,过着闲适的生活。
译文
蝇头小楷对我来说已经无缘,拿去问东家,人家说不值钱,静静地聆听秋天的风声在败叶中吟唱,悠闲地看着春色在残烟中沉醉,门前的车马已经很久没有来了,案上的琴书也只能独自安眠,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只要心境清净,自然就能成为地上的神仙。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晚年闲居时的淡泊心境,首句“蝇头于我已无缘,拈问东家不直钱”以蝇头小楷为引子,暗示自己已经不再关心世俗的功名利禄,连蝇头小利都不再追求,拿去问东家,也说不值钱,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脱的态度,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秋声和春色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最后两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虽然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但只要心境清净,就能找到生活的乐趣,甚至达到神仙般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白居易晚年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享受,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蝇头小楷与内心的超脱相对照,突出了自己不再追求世俗功名利禄的决心,诗人也通过描绘秋声和春色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最后两句则是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总结和升华,强调了心境清净对于找到生活乐趣的重要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闲居时所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多次贬谪和升迁,晚年时期,他逐渐看淡了名利和地位,开始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闲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晚年时期的心境变化和人生追求,也可以从中汲取到一些关于人生和生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