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庭下若生书带草,前身即是郑康成。上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庭下书带

庭下若生书带草,前身即是郑康成。上一句是什么?

唐·李群玉

庭下若生书带草,前身即是郑康成。

何须更问荆州路,千里迢迢一径通。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诗人,字文山,澧州(今湖南澧县)人,生卒年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前后在世,性旷达不羁,好凌云啸傲,醉后赋诗,有惊迈之气,工书法,笔力遒劲,以诗名,尤工近体,有《李群玉集》三卷传世,他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有一定的艺术成就。

译文

如果庭院中生长着书带草,那么这庭院的主人前世或许就是郑康成(东汉经学家郑玄),哪里还需要询问通往荆州的道路呢?因为只要心中有学问,千里迢迢的路途也只是一条通向智慧与学问的坦途。

释义

“庭下若生书带草”一句,书带草是一种象征学问与才情的植物,这里用来比喻庭院主人具有深厚的学识。“前身即是郑康成”则是借郑玄(郑康成)的典故,来赞美庭院主人的学问渊博,如同郑玄一般。“何须更问荆州路,千里迢迢一径通”则表达了学问之路虽远必达,只要心中有追求,就能找到通往智慧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以书带草为引子,巧妙地运用了郑玄的典故,表达了对学问与智慧的赞美,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庭院主人的学识与郑玄相提并论,既表达了对庭院主人的敬仰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学问与智慧的向往,诗的后两句也寓意深远,表达了学问之路虽远必达的信念,鼓励人们追求知识,不断前行。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学问与智慧的追求有关,李群玉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学问有着深厚的热爱和追求,他在游历四方、结交文人墨客的过程中,或许在某个庭院中看到了书带草,触发了对学问与智慧的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寓意深远的诗,郑玄作为东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其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精神也深深影响了李群玉,使他在诗中借郑玄之典来表达自己对学问的敬仰和追求。

“庭下若生书带草,前身即是郑康成。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