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有得云水趣,深入鸥鸟无惊猜。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江村
宋·陆游
长夏江村事事幽,闭门高卧抵封侯。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中年有得云水趣,深入鸥鸟无惊猜。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漫长的夏日,江边的村庄显得格外宁静幽闲,我关上门扉,高卧在床上,就像那些封侯拜相的大官一样悠闲自在,竹笋的根边,幼小的笋儿悄悄生长,没有人注意到它们;沙滩上,小野鸭依偎在母亲身旁安然入睡,房前屋后都是一片春水,每天都能看到成群的鸥鸟飞来,到了中年,我渐渐领悟到了云水之间的乐趣,与鸥鸟相处得如此亲近,它们对我已不再有丝毫的惊惧和猜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江村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和谐之美,以及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诗中“中年有得云水趣,深入鸥鸟无惊猜”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江村生活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村的幽静、自然景物的生机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中年有得云水趣,深入鸥鸟无惊猜”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也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中年时期,当时他因仕途不顺而隐居在江村,在这段时期,陆游深入接触自然,对自然之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逃避,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在诗中,诗人通过与自然景物的亲密接触,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和寄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