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东南王气实在此,势与造化为低昂。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东南王气

东南王气实在此,势与造化为低昂。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唐代

作者:罗隐

东南王气实在此,势与造化为低昂。

万古江山开胜境,六朝金粉剩空堂。

云埋虎豹关山险,风卷蛟龙海宇苍。

霸气至今消不尽,英雄何处问兴亡。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晚唐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他生活在晚唐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依附于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著作郎等职,罗隐的诗作风格犀利,讽刺深刻,对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多有揭露和批判,同时他的诗作也充满了对历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译文

东南地区的王气确实在此地汇聚,其气势与天地造化相抗衡。

万古流传的江山美景在此地展开,六朝繁华的金粉之地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殿堂。

云雾缭绕中虎豹关山显得更加险峻,狂风吹卷下蛟龙在海宇间翻腾。

那曾经的霸气至今仍未消散,英雄豪杰又在哪里询问国家的兴亡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东南地区(主要指江南地区)历史与自然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首句“东南王气实在此”直接点题,指出东南地区是王气汇聚之地;次句“势与造化为低昂”则进一步强调了其气势之盛,可与天地造化相抗衡,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万古江山、六朝金粉、虎豹关山、蛟龙海宇等意象,展现了东南地区的壮丽景色和深厚历史。

赏析

这首诗以东南王气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东南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历史底蕴,诗人以“王气”为线索,将自然景色与历史人文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诗人也通过“霸气至今消不尽,英雄何处问兴亡”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罗隐所处的晚唐社会密切相关,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罗隐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社会的黑暗现实深感不满和忧虑,他通过这首诗的创作,既表达了对东南地区历史与自然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对国家兴亡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罗隐对晚唐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

“东南王气实在此,势与造化为低昂。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