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明河九派倒西来,石梁巉绝古道开。下一句是什么?

3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明河九派倒西来,石梁巉绝古道开。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白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明河九派倒西来,石梁巉绝古道开”为近似描述,原诗中相关句为“银河倒挂三石梁”,意境相近,以下分析基于整首诗)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璀璨明星,李白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我本是楚国的狂人,唱着凤歌嘲笑孔丘,手执绿色的玉杖,早晨告别了黄鹤楼,为了寻找五岳的仙人,我不辞路途遥远,一生就喜欢游览名山,庐山高耸在南斗星旁,九叠云锦般的屏风峰峦展开,湖光映照山色,青黛色的光影闪烁,金阙岩前,两座山峰耸立,银河仿佛倒挂在三石梁之上,香炉峰瀑布与远处山峰遥相呼应,悬崖峭壁高耸入云,苍翠的山影红霞映照着朝阳,鸟儿也飞不过吴天的高远,登上高处俯瞰壮观的人间,大江茫茫流向远方不再回来,黄云万里,风吹云动,白浪滔滔,如雪山奔流,我即兴创作庐山谣,抒发对庐山的热爱,闲暇时,我窥视石镜,清澈的心灵得到洗涤,谢公当年游赏的地方,如今已被青苔覆盖,我早就服下了还丹,对世俗毫无眷恋,琴声悠扬,三叠之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在彩云里,手捧芙蓉花朝拜玉帝,我希望能像卢敖那样遨游太空,与仙人共游太清之境。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庐山描绘得如诗如画,同时融入了对道家仙境的向往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赏析

李白在这首诗中,以庐山为背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庐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又有对道家思想的深刻阐述,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通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等句,李白表达了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反叛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而“银河倒挂三石梁”等描绘,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壮丽和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晚年游历庐山时所作,当时,李白因安史之乱而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于是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庐山的美景和道家思想给了他极大的慰藉和启示,促使他创作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李白不仅表达了对庐山的热爱和赞美,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明河九派倒西来,石梁巉绝古道开。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