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海内伶俜独一身,裘马摧藏愁欲倒。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杂诗

海内伶俜独一身,裘马摧藏愁欲倒。全诗是什么?

唐·韦应物

海内伶俜独一身,裘马摧藏愁欲倒。

飘零尽日不归人,梦绕云山几万重。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在这广阔的海内,我孤独地漂泊着,只有我一人,我的衣袍和马匹都已破旧不堪,心中的愁苦几乎要将我击倒,我如同飘零的落叶,整日不归,只能在梦中绕着那重重叠叠的云山徘徊。

释义

海内伶俜独一身:伶俜,孤独的样子,海内,指天下,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广阔的世界中孤独无依的境遇。

裘马摧藏愁欲倒:裘,皮衣;马,坐骑;摧藏,摧折心肝,形容极度悲伤,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衣衫褴褛、马匹瘦弱,内心愁苦至极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孤独漂泊、愁苦满怀的内心世界,首句“海内伶俜独一身”直接点出诗人的孤独境遇,为全诗奠定了哀婉的基调,次句“裘马摧藏愁欲倒”则通过描绘诗人衣袍和马匹的破旧,以及内心的愁苦,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哀愁的氛围,后两句“飘零尽日不归人,梦绕云山几万重”则通过描绘诗人如同飘零的落叶,整日不归,只能在梦中绕着云山徘徊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的个人经历有关,韦应物出身贵族世家,但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遭贬谪,在漂泊流离的生活中,他深感孤独和愁苦,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韦应物对山水田园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也在诗中得到了体现,通过描绘云山万重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海内伶俜独一身,裘马摧藏愁欲倒。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