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遏密无闻血盈目,南巡胡为泪染竹。的解释

5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哀江南

遏密无闻血盈目,南巡胡为泪染竹。的解释

朝代:清代

作者:金圣叹

遏密无闻血盈目,南巡胡为泪染竹。

江南父老空悲咽,犹指旌旗作帝乡。

作者简介

金圣叹(1608年-1661年),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泐道人、唱经子,江苏吴县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为人狂放不羁,能文善诗,因批注《水浒传》、《西厢记》等名著而名噪一时,后因“哭庙案”被杀,其文学批评注重思想内容的分析,对封建专制和程朱理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士人心态也有深刻的揭示。

译文

悲痛的消息被严密封锁,满眼都是血泪交织的景象,为何皇帝南巡时,泪水会染湿了竹子?江南的父老乡亲们只能空自悲泣,却还指着那旌旗飘扬的地方,当作是皇帝所在的京城。

释义

遏密无闻:指悲痛的消息被严密封锁,无法传播,遏密,指帝王死后禁乐。

血盈目:形容悲痛至极,眼中仿佛充满了血泪。

南巡:皇帝巡视南方。

胡为:为何,怎么。

泪染竹:泪水染湿了竹子,形容极度悲伤。

旌旗:古代用彩色羽毛装饰的旗子,这里代指朝廷或皇帝所在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金圣叹在明清易代之际,面对国家破败、人民流离失所的现实,所抒发的一种深沉的哀痛和愤慨,首句“遏密无闻血盈目”直接点出了悲痛的消息被封锁,人们眼中充满了血泪的惨状,次句“南巡胡为泪染竹”则通过皇帝南巡时泪水染竹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悲痛之情,后两句“江南父老空悲咽,犹指旌旗作帝乡”则通过江南父老的悲泣和对旌旗的指向,表达了对旧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鲜明,语言凝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末清初之际,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金圣叹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的破败和人民的苦难深感痛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旧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愤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由于他的言论和行动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结局,这首诗也成为了他文学批评和人生追求的见证。

“遏密无闻血盈目,南巡胡为泪染竹。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