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出自哪首诗?

3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5

诗词原文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出自哪首诗?

明 · 高启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雨花台。

寒云惨淡如苍狗,狂风吹我过江来。

站前滚滚蛟龙吼,座下匆匆万马催。

钟声忽断暮云合,万树萧萧枫叶落。

景阳兵合戍楼空,谁在江南擂大鼓?

醉魂幽扬何处归,古堞平芜迷远道。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

作者及朝代

作者:高启(1336年-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汉族,平江路(今江苏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作者简介

高启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曾隐居青丘,以教书自给,洪武元年(1368年),高启应召入朝,授翰林院编修,修撰《元史》,洪武三年(1370年),高启受命为朱元璋撰写《开国臣传》,授户部右侍郎,高启为人耿直,不畏权贵,因写《上梁文》讽刺朱元璋,被朱元璋怀恨在心,洪武四年(1371年),高启辞官归乡,以教书治田自给,高启的诗清新超拔,独树一帜,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高启的散文亦高迈俊逸,尤长于史学与诗词,并精通音韵学,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

译文

大江从万重青山中奔流而来,山势与江流都呈向东之势,钟山如一条巨龙,独自向西耸立,似乎要冲破巨浪,乘风高飞,山势与江流互相争雄,互不相让,形势险峻壮美,天下争夸,秦始皇曾在金陵埋下黄金以镇王气,但金陵的王气至今仍然葱郁旺盛,我胸中郁闷,如何排遣?酒醉后登上雨花台,看寒云惨淡如苍狗,狂风吹我过江来,眼前滚滚江水如蛟龙怒吼,座下万马奔腾,催促我前行,钟声突然断绝,暮云四合,万树枫叶萧萧落下,景阳兵变时,戍楼已空,谁在江南擂响大鼓?醉魂幽扬,何处归去?只见平芜古堞,暮色萧条,归思凭高,黯然未消。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陵(今南京)雨花台的壮丽景色和沧桑历史,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历史人文相结合,展现了金陵的雄浑壮美,诗人也通过抒发自己的归思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金陵雨花台为背景,通过描绘大江、钟山等自然景观,以及景阳兵变等历史事件,展现了金陵的壮丽景色和深厚历史底蕴,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历史人文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诗人也通过抒发自己的归思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高启辞官归乡之后,高启在明初曾一度入朝为官,但因其耿直的性格和不愿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品格,最终选择辞官归乡,在归乡途中,高启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大江和钟山等自然景观,同时回想起金陵的历史沧桑和自己的身世遭遇,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诗中既表达了对金陵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也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之感。

“平芜古堞暮萧条,归思凭高黯未消。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