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圣代祇今皆有象,晴窗处处凤凰毛。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观书有感

圣代祇今皆有象,晴窗处处凤凰毛。下一句是什么?

宋·陆游

圣代祇今皆有象,晴窗处处凤凰毛。

牙签万轴书连屋,金爵千钟酒满艘。

老去功名空自惜,年来人事半成遥。

床头孤剑空留客,不斩楼兰誓不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在这个圣明的时代,万事万物都有了美好的象征,晴朗的窗下处处可见如同凤凰羽毛般珍贵的书籍,书架上万卷书籍堆积如山,连接着房屋;金杯里美酒盈满,仿佛可以装满一艘船,年老之后,对于未能实现的功名只能自我惋惜,近年来的人事变迁多半已成遥远的记忆,床头孤剑空自留着待客,不斩除楼兰敌人我誓不归还。

释义

首联“圣代祇今皆有象,晴窗处处凤凰毛”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读书环境,象征着圣明时代文化的繁荣与书籍的珍贵,颔联进一步渲染了书籍之多与酒之丰,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与生活的享受,颈联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年华老去、功名未就的感慨,尾联则以孤剑自喻,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报国决心。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观书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读书环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对时代的感慨以及对报国的坚定信念,首联以“圣代”与“凤凰毛”为喻,既赞美了时代的繁荣,又突出了书籍的珍贵,颔联的“牙签万轴”与“金爵千钟”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生活的富足与精神的充实,颈联的转折,将诗人的思绪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转向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与对未竟事业的遗憾,尾联则以孤剑自喻,表达了诗人虽年老但壮志未酬、誓死报国的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虽已年迈,但报国之心未减,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受排挤与打压,未能实现其政治抱负,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读书环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知识的热爱、对时代的感慨以及对报国的坚定信念,也流露出对年华老去、功名未就的无奈与遗憾,这首诗不仅是对陆游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其一生追求与坚持的深刻写照。

“圣代祇今皆有象,晴窗处处凤凰毛。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