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画舸西风五两斜,淮淝将命去程赊。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17)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汴河曲

画舸西风五两斜,淮淝将命去程赊。出自哪首诗?

唐·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画舸西风五两斜,淮淝将命去程赊。

行人不睹长安陌,唯有年年秋雁飞。

(注:您提供的关键词“画舸西风五两斜,淮淝将命去程赊”出自李益的《汴河曲》的第二联,但为便于完整解析,此处附上全诗。)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益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益,字君虞,唐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与卢纶、王之涣等齐名,被后人称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边塞风光和将士情怀,李益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些经历也深刻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译文

(针对您提供的关键词所在联进行翻译)

画舸(装饰华丽的船只)在西风中航行,船帆(五两,古代用以测风的候风器,此处代指船帆)随风倾斜,我(诗人自指)奉命前往淮淝地区,路途遥远而漫长。

释义

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乘坐画舸在西风中航行的情景,同时透露出他即将远离京城,前往遥远淮淝地区的无奈与愁绪,画舸、西风、五两斜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凄清、萧瑟的氛围,而“去程赊”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漫长旅途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赏析

这两句诗是李益《汴河曲》中的精彩之笔,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画舸、西风、五两斜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富有画面感,而且寓情于景,将诗人的离愁别绪巧妙地融入其中。“淮淝将命去程赊”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和路途的遥远,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悲凉氛围,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含蓄而深沉,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创作背景

《汴河曲》是李益在游历汴河时所作,汴河作为隋朝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了隋朝的繁荣与衰败,诗人通过描绘汴河两岸的春色和隋宫遗址的荒凉,以及自己即将远离京城的无奈与愁绪,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忧虑,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仕途坎坷、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在创作这首诗时,李益可能正处于仕途不顺、心情低落的时期,因此诗歌中充满了深沉的哀愁和无奈。

“画舸西风五两斜,淮淝将命去程赊。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