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主人与客收如水,同倚阑干得细论。的释义

5个月前 (04-18)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客至

主人与客收如水,同倚阑干得细论。的释义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主人与客收如水,同倚阑干得细论。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我与客人情谊犹如投契的知音,一起倚着栏杆细细地斟酌诗句、品尝美酒。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草堂清幽的环境和诗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主人与客收如水,同倚阑干得细论”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与客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默契,他们像水一样清澈透明,相互理解,共同欣赏美景,品味人生。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首先是人物对话、心理描写近乎白描;其次是叙事写景融合无间,浑成自然,全诗质朴自然,无矫饰之痕;以情待人,以景烘托,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主人与客收如水,同倚阑干得细论”一句,更是将诗人与客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以“水”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他们之间的默契和投契,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契合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在成都草堂落成之后,在此之前,杜甫颠沛流离,饱尝战乱之苦,草堂的建成,使他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生活环境,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草堂的清幽环境和与客人共赏美景的愉悦心情,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契合的高尚情操。

“主人与客收如水,同倚阑干得细论。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