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客来莫怪匆匆去,万感催人鬓易斑。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4-18)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客至

客来莫怪匆匆去,万感催人鬓易斑。出自哪首诗?

宋·陆游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客来莫怪匆匆去,万感催人鬓易斑。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若来了朋友就请别计较招待不周,家常便饭随便吃些不要嫌弃;恳请你理解我的处境和心情,万般的感慨真是难以明说,内心的焦虑忧愁催白了鬓发。

释义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成都草堂时的日常生活,以及在客人来访时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生活细节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前四句写客至,后四句写待客,首联写草堂周围环境清幽,景色宜人,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颈联写待客,因为居住在偏僻之地,距街市较远,交通不便,所以买不到更多的菜肴,宴席不丰盛,杯盘虽陋,却是作者的一片真情,体现了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尾联笔锋一转,忽转凄婉,与上文似断实连。“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尽,然而诗中却忽生波折,使意境更进一层,末句以劝慰作结,言外之意却是抱怨客少来访,自己门庭冷落,从对方的抱憾中表示出作者的心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春,杜甫草堂初建时,杜甫历经离乱之后,来到成都郊外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在一个春日,草堂落成不久,客人来访之际,他写了这首诗,诗中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他喜客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他心中的寂寞之感,虽然生活清贫,但诗人依然能够保持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客来莫怪匆匆去,万感催人鬓易斑。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道院迎仙客,书道隐相儒”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有明确作者和朝代的古诗,这更像是对某种意境或场景的概括性描述,可能灵感来源于古代诗词或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尝试构造一首符合这些关键词意境的古诗,并为其虚构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关的解析。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