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归来席户已迷漫,芋火拨残灰没灭。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18)诗词赏析25

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归来席户已迷漫,芋火拨残灰没灭。出自哪首诗?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归来席户已迷漫,芋火拨残灰没灭。

雪压松枝低欲折,风吹竹叶细相闻。

山居寂寞无人问,野老萧条有自温。

莫道此中无乐事,夜长明月照孤村。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以诗为伴,其作品多反映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释文珦的诗作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影响,是宋元之际佛教文化与文学交融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译文

归来时,发现草席和门户已被夜色和雾气迷漫笼罩,灶中残留的芋火拨弄后,灰烬中仍有微弱的火光未灭,大雪积压在松枝上,低垂得仿佛要折断,微风吹过,竹叶间传来细碎的声响,在这山居中寂寞无人问津,但山野老人自有其温暖的内心世界,不要说这里没有什么快乐的事情,夜晚时分,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孤独的村庄,别有一番静谧之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山林后的生活场景,通过“归来席户已迷漫”展现了夜晚的朦胧与静谧,“芋火拨残灰没灭”则透露出生活的简朴与温暖,后两句“雪压松枝低欲折,风吹竹叶细相闻”以自然景象映衬出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孤寂,而“山居寂寞无人问,野老萧条有自温”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虽处孤寂之中,却能自得其乐的心境,末句“莫道此中无乐事,夜长明月照孤村”以明亮的月光和孤独的村庄作为背景,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精神境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雪压松枝”、“风吹竹叶”,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相呼应,诗人通过“芋火拨残灰没灭”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简朴与真实,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末句以明亮的月光和孤独的村庄作为收尾,既点明了时间(夜晚),又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静谧与美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这一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作为一位僧人,他选择了归隐山林,以诗为伴,过着简朴而宁静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山居生活中所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一部分士人选择归隐山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理状态。

“归来席户已迷漫,芋火拨残灰没灭。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