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保此不渝真有道,更须直以所能鸣。的释义

5个月前 (04-19)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赠从弟勰

保此不渝真有道,更须直以所能鸣。的释义

朝代:南北朝

作者:刘勰

英英令德,猗猗原陆。

散采摛文,班章发秀。

岂伊异人?兄弟俱秀。

比翼双游,交颈并辔。

婉彼鸳鸯,胡为斯别?

朝云异山,风乖别叶。

畏彼尘沙,雕鹗之虐。

心犹葑菲,君其涉澭。

沧海横流,方显英骨。

保此不渝真有道,更须直以所能鸣。

作者简介

刘勰(约公元465年—520年),字彦和,南朝梁代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他自幼家境贫寒,但好学不倦,曾寄居在定林寺,帮助僧侣整理佛经,得以博览群书,精通佛教经典和儒家经典,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巨著,对后世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你有着美好的德行,如同广袤的原野上挺拔的树木。

你文采斐然,文章中的辞藻如同繁星般璀璨。

这哪里是因为你是异于常人的天才,而是因为你和你的兄弟都同样优秀。

你们像比翼双飞的鸟儿,像交颈并辔的骏马。

那婉转的鸳鸯为何会分离?

就像朝云与远山相隔,风儿吹散了树叶。

我畏惧那尘世的污浊和强权的欺凌。

我的心虽然像葑菲一样卑微,但你还是勇敢地渡过澭水来找我。

在沧海横流的时代,才能显出真正的英雄气概。

坚守这份信念永不改变才是真正的道理,你更要用你的才能去发声。

释义

这首诗是刘勰赠给他的一位从弟(即堂弟或表弟)勰的,诗中赞美了勰的美好德行和文学才华,表达了对勰的深厚情谊和对他在乱世中坚守信念、勇敢发声的期望。

赏析

这首诗在表达情感上真挚而深沉,语言优美而富有哲理,诗人通过对比翼双游、交颈并辔的鸳鸯来比喻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形象生动,情感真挚,诗人也通过“沧海横流,方显英骨”等句子,表达了对勰在乱世中坚守信念、勇敢发声的期望和赞美,整首诗在赞美和期望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勰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文人墨客往往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刘勰作为一位文学理论家,他深知文学的力量和信念的重要性,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勰的深厚情谊和对他在乱世中坚守信念、勇敢发声的期望,这首诗也反映了刘勰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保此不渝真有道,更须直以所能鸣。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