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4-19)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悼亡诗

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全诗是什么?

朝代:清代

作者:王夫之

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

名随宦尽身随逝,泪洒江天望不回。

作者简介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南衡阳人,明末清初的杰出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儒”,王夫之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情感深沉,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原本打算乘船归来与你重逢,却惊闻你如玉树般美好的生命再次遭受摧残,你的名声随着官职的失去而消散,你的生命也随之消逝,我洒泪于江天之上,却再也望不回你的身影。

释义

“准拟归舟成再见”表达了诗人原本计划归来的心情,却因突如其来的噩耗而变成了永别;“惊嗟玉树有新摧”用“玉树”比喻逝者,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突然离世的震惊与悲痛,后两句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逝者名声与生命的消逝感到无比惋惜与哀伤。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悲痛之情,首句“准拟归舟成再见”以归舟为象征,暗示了诗人对重逢的期待与失望;次句“惊嗟玉树有新摧”则以玉树比喻逝者,形象地描绘了逝者生命的脆弱与美好,后两句则通过“名随宦尽身随逝”与“泪洒江天望不回”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逝者名声与生命的消逝感到无比惋惜与哀伤,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夫之为悼念某位逝去的亲友而创作的,在明末清初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王夫之经历了许多人生的悲欢离合,对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有着深刻的感悟,当他得知某位亲友突然离世时,内心充满了震惊与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悼亡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不仅是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悲痛之情的抒发,也是对生命无常与珍贵的深刻反思。

“准拟归舟成再见,惊嗟玉树有新摧。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