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使君不独符仍剖,刺史还闻节再持。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4-20)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使君不独符仍剖,刺史还闻节再持。的意思及出处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使君不独符仍剖,刺史还闻节再持。

地近轻寒初入夜,霜华渐白欲侵衣。

渔人相顾尽无语,长笛一声何处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起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起,字仲文,唐代诗人,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司勋员外郎,世称钱考功、钱司勋,钱起诗名早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刘长卿齐名,并称“钱刘”,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枝枝连理,锦翅鹧鸪双双飞翔,你这次去桂阳做太守,不但官符新剖,而且将手持符节,再赴新任,地处偏僻,气候湿冷,刚入夜暮,就感到霜气渐重,似乎要侵入衣被之中,渔人们互相看看,都不说话,只是长笛一声,何处是归程?

释义

湘江斑竹枝:斑竹,即湘妃竹,竹上有斑纹,传说为舜之二妃娥皇、女英泪洒而成。

锦翅鹧鸪飞:鹧鸪,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鸣声凄切。

使君不独符仍剖: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符仍剖,指州郡长官更换。

刺史还闻节再持:刺史,唐时州郡长官称刺史,节再持,指持节赴任。

赏析

这首诗以湘江斑竹和鹧鸪起兴,引出对友人的别离之情,颈联“使君不独符仍剖,刺史还闻节再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赴任新职的祝贺与不舍,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典故的运用,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无奈,尾联以渔人无语、长笛一声作结,更添一份离愁别绪,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为送别友人赴桂阳(今湖南郴州)任职而作,唐代时期,官员的调任较为频繁,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离别也就成为了一种常态,在这首诗中,钱起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风光和离别时的情感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离别的感慨,也反映了唐代官员调任制度的现实情况。

“使君不独符仍剖,刺史还闻节再持。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