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侏儒自合奉囊粟,卫尉何曾直一钱。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4-20)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嘲鲁儒

侏儒自合奉囊粟,卫尉何曾直一钱。全诗是什么?

唐·李白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侏儒自合奉囊粟,卫尉何曾直一钱。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使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璀璨明星。

译文

鲁国的儒生谈论五经,白发苍苍却只会死抠字句,问他治国安邦的策略,茫然无知如同坠入烟雾之中,脚上穿着远游鞋,头上戴着方山巾,走路慢悠悠地沿着直道而行,还未行走就已尘土飞扬,秦朝的丞相府里,不会看重穿着宽袍大袖的人,你并非叔孙通那样懂得变通的人,与我本来就不是同类人,时事尚且不能通达,还是回到汶水边去耕种吧,侏儒们自然应该领取俸禄,而像你这样的人又哪里值得一文钱呢?

释义

这首诗是李白对当时一些只知死读书、不懂变通、脱离实际的儒生的讽刺,诗中通过描绘鲁儒的形象,批评了他们只知诵读经典而不关心国家大事、不懂治国之策的弊端,也表达了李白自己对于时事和现实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于真正人才的重视和对于虚伪儒生的不屑。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犀利的语言,对鲁儒进行了深刻的讽刺和批评,诗中通过对比鲁儒的迂腐和诗人的豁达,展现了李白对于现实和理想的独特见解,也通过“侏儒自合奉囊粟,卫尉何曾直一钱”这一警句,表达了对于真正人才的重视和对于虚伪儒生的不屑,整首诗语言流畅,节奏明快,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和锐气。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李白个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李白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变革和动荡的时期,他对于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虚伪现象深感不满,特别是对于那些只知死读书、不懂变通、脱离实际的儒生更是嗤之以鼻,他在这首诗中通过讽刺鲁儒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和理想的深刻见解和对于真正人才的渴望,也反映了李白个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

“侏儒自合奉囊粟,卫尉何曾直一钱。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