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乡来念别今真去,从此微言孰为听。上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4-21)诗词赏析23

诗词原文

送别

乡来念别今真去,从此微言孰为听。上一句是什么?

唐·权德舆

乡来念别今真去,从此微言孰为听。

歧路悠悠水蘸堤,离情杳杳草萋萋。

身随远道徒悲梗,梦绕高山久忆溪。

欲识此时方寸乱,灯前自拆寄来书。

作者简介

权德舆(759年-818年),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东)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宰相权皋从孙,权德舆自幼聪颖好学,十五岁即能写文章,成年后更是才华横溢,以文章著称于世,他历仕宪宗、穆宗、敬宗三朝,曾任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最终官至宰相,封扶风县开国侯,权德舆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曾经只是念及离别,如今却真的要分别了,从今往后,还有谁能倾听我这些细微的话语呢?岔路口上,河水悠悠地浸润着河堤,离别的情感如同那茂盛的野草般无边无际,我身随远道,只能徒然悲叹自己如同漂泊的梗草,梦中却常常萦绕着那高山和溪流,想要知道此刻我内心是多么纷乱,就看看我在灯前独自拆阅你寄来的书信吧。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谊和内心的纷乱,首句“乡来念别今真去”点明了离别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无奈和感伤,次句“从此微言孰为听”则进一步强调了离别后的孤独和失落,因为再也没有人能倾听他的心声了,接下来的两句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渲染了离别的氛围,最后两句则通过“身随远道”和“梦绕高山”的对比,以及“灯前自拆寄来书”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纷乱和对友人的深深怀念。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抒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离别的无奈和感伤;颔联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颈联则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纷乱和对友人的怀念;尾联则以拆阅书信的细节收尾,既呼应了首联的“微言孰为听”,又深化了全诗的主题,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饱满,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权德舆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是在他仕途较为稳定、文学成就较高的时期,权德舆一生交友广泛,与许多文人墨客都有深厚的交情,这首诗正是他在与友人分别时,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权德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同时也领略到了他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乡来念别今真去,从此微言孰为听。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