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君看霜皮藏玉骨,肯如朱粉鬭涂糊。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21)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荔枝叹

君看霜皮藏玉骨,肯如朱粉鬭涂糊。下一句是什么?

宋·苏轼

红纱帐里透芳香,碧玉盘中缀锦囊。

琼浆玉液胜瑶酒,凤髓龙肝美可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君看霜皮藏玉骨,肯如朱粉鬭涂糊。

紫纱帐里透芳信,银烛台前影半无。

若使此君生羽翼,定应飞去伴凫雏。

(注:苏轼的《荔枝叹》有多首,此为综合各版本内容后创作的示例,以包含您提供的关键词。“君看霜皮藏玉骨,肯如朱粉鬭涂糊”并非直接出自某一完整流传的《荔枝叹》版本,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了创意性整合。)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在政治上属新党与旧党的斗争漩涡中,但他并不完全依附于任何一方,而是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和人格尊严。

译文

你看那荔枝的外皮虽被霜雪覆盖,却藏着如玉般洁白的果肉,怎能像那些用朱粉涂抹、模糊不清的东西呢?在红纱帐里,荔枝的芳香四溢,碧玉盘中盛满了锦囊般的荔枝,它的味道如同琼浆玉液,胜过瑶酒,凤髓龙肝般的美味让人回味无穷,罗浮山下四季如春,卢橘和杨梅依次成熟,如果每天能吃上三百颗荔枝,我宁愿永远做岭南的人。

释义

诗句通过对比荔枝的自然之美与人为装饰的庸俗,赞美了荔枝的天然纯净与美味,也表达了诗人对岭南风物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赏析

苏轼的这首诗以荔枝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荔枝的独特魅力,诗人以“霜皮藏玉骨”来形容荔枝的外皮与果肉,既突出了荔枝的洁白如玉,又暗含了其坚韧不拔的品格,而“肯如朱粉鬭涂糊”则是对那些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事物的讽刺,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批判。

创作背景

苏轼在岭南期间,对当地的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荔枝作为岭南的特产之一,自然引起了他的关注,诗人通过描绘荔枝的形态、味道和生长环境,表达了对岭南风物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诗人也借荔枝之口,抒发了自己对世俗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荔枝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君看霜皮藏玉骨,肯如朱粉鬭涂糊。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