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21)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观田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下一句是什么?

唐·韦庄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民生疾苦,同时也表现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则婉约细腻,对后世文学有较大影响。

译文

如果恰逢连续三天的甘霖滋润,那么田野上绿色的稻浪和金黄的麦浪将会欢快地翻腾起舞,农夫扛着锄头来到这里,彼此间亲切地交谈着,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不禁羡慕起他们的闲适生活,心中怅然若失,吟咏起《式微》之诗来表达归隐的意愿。

释义

会当劳以三日霖:如果恰逢连续三天的及时雨。

绿浪黄云看掀舞:绿色的稻浪和金黄的麦浪将会欢快地翻腾起舞,形容雨后田野的生机勃勃。

田夫荷锄至:农夫扛着锄头来到这里。

相见语依依:彼此间亲切地交谈着。

即此羡闲逸: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不禁羡慕起他们的闲适生活。

怅然吟式微:《式微》是《诗经》中的一篇,表达归隐之意,此处指作者心中怅然若失,吟咏起归隐之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田野的生机勃勃和农夫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首句“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雨后田野的壮丽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后四句则通过农夫的交谈和作者的感慨,进一步突出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怅然。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愈发强烈,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雨后田野的生机和农夫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庄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会当劳以三日霖,绿浪黄云看掀舞。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