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莫嗟已落重阳后,自是江南秋到迟。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21)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十月菊

莫嗟已落重阳后,自是江南秋到迟。下一句是什么?

宋·范成大

露重风香满径秋,

此花开后更无花。

莫嗟已落重阳后,

自是江南秋到迟。

作者及朝代

作者:范成大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坎坷,后曾任地方官,政绩显著,晚年退居石湖,致力于文学创作,范成大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田园诗,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

译文

露水凝重,秋风送香,整个小径都弥漫着秋天的气息,这种菊花开过之后,再也没有其他花儿开放了,不要叹息它在重阳节之后才凋落,因为江南的秋天本来就来得晚一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菊花在寒露和秋风中傲然绽放的景象,诗人通过赞美菊花的坚韧和晚开,表达了对江南秋天独特韵味的喜爱和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和接受。

赏析

这首诗以菊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深秋的美景,首句“露重风香满径秋”点明了时间和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芬芳的氛围,次句“此花开后更无花”则强调了菊花的独特地位,它是秋天的最后一位使者,也是自然界中坚韧不拔的象征,后两句“莫嗟已落重阳后,自是江南秋到迟”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晚开的理解和欣赏,同时也透露出对江南秋天特有韵味的喜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范成大晚年退居石湖期间,此时的他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自然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江南的深秋时节,他看到了菊花在寒风中傲然绽放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和敬意,他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赞美菊花、赞美江南秋天的佳作,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也寄托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莫嗟已落重阳后,自是江南秋到迟。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