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相逢已足慰悲凉,墨妙更许窥家藏。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21)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观书有感

相逢已足慰悲凉,墨妙更许窥家藏。出自哪首诗?

宋·陆游

相逢已足慰悲凉,墨妙更许窥家藏。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年光。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香。

兴至不妨吟自语,句成何必问人忙。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与友人相逢已足以慰藉心中的悲凉,更难得的是还能欣赏到友人珍藏的书法佳作,在书房中日复一日地阅读古今万卷书籍,从早到晚,年复一年,都在这一窗之下度过,那些骑着金鞍玉勒、四处寻芳的游客,哪里会相信我的书庐中别有书香之韵呢?兴致来时,不妨自言自语地吟诵诗句,诗句写成后,又何必去询问他人是否繁忙,以求他们的评价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与友人相逢的珍视,以及对书籍和书法的热爱,诗人认为与友人相逢是难得的慰藉,而能欣赏到友人珍藏的书法更是难得,他沉浸在书海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他也对那些只追求外在享乐的人表示了不屑,认为他们无法理解书庐中的书香之韵,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创作时的自在和独立,不依赖于他人的评价。

赏析

这首诗以“相逢已足慰悲凉”开篇,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通过与友人的相逢,感受到了温暖和慰藉,这种情感在“墨妙更许窥家藏”一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诗人对书籍和书法的热爱,在“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年光”两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沉浸在书海中,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这种生活态度让人敬佩,诗人也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那些只追求外在享乐的人的不屑,最后两句“兴至不妨吟自语,句成何必问人忙”,则展现了诗人的自在和独立,他不需要依赖他人的评价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陆游在晚年时期创作的,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书籍和文化的热爱,在与友人相逢时,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慰藉,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晚年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创作心态,他沉浸在书海中,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只追求外在享乐的人的不屑和批判。

“相逢已足慰悲凉,墨妙更许窥家藏。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