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未须比拟红深浅,更莫平章香有无。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4-22)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海棠

未须比拟红深浅,更莫平章香有无。的意思及出处

宋·杨万里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其二

未须比拟红深浅,更莫平章香有无。

一阵东风吹酒面,增人十倍惜芳心。

作者及朝代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作者简介

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充接伴使送金国贺正旦使北归,终因得罪宰相,于绍熙三年(1192年)辞官而归,自此闲居吉水十五年,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译文

其一

春风轻拂着花枝,影子随风摇曳,犹似那美人翩翩起舞,酒香和着花香氤氲迷蒙,明月高悬,映照着回廊上的斑驳树影,夜深了,只怕那美丽的海棠花儿会睡去,因此特地燃起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其二

海棠花的红无论深浅都无需比较,它的香气无论有无都不必议论,一阵东风吹过,吹得酒意上涌,让人更加珍惜这芬芳的海棠。

释义

这两首诗通过对海棠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惜,第一首主要描绘了海棠花在夜晚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为了欣赏海棠而不惜点燃高烛的情景,第二首则进一步强调了海棠花的独特魅力,指出其红与香都无需与他人比较,自有其独特之处。

赏析

这两首诗以海棠花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海棠花的美丽和诗人的情感,第一首诗中,“东风袅袅泛崇光”一句,以春风的轻柔引出海棠花的美丽,而“香雾空蒙月转廊”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朦胧和神秘感,后两句则通过“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热爱和珍惜,第二首诗中,“未须比拟红深浅,更莫平章香有无”一句,直接点出了海棠花的独特之处,即其红与香都无需与他人比较,而“一阵东风吹过,吹得酒意上涌”则通过借景抒情的手法,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的喜爱和陶醉。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杨万里在观赏海棠花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置身于一片海棠花海之中,被那美丽的景象所深深吸引,在欣赏海棠花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海棠花的独特魅力,于是写下了这两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这两首诗也反映了杨万里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留恋。

“未须比拟红深浅,更莫平章香有无。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