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的释义

7个月前 (04-22)诗词赏析20

诗词原文

山居夏日

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的释义

唐·皎然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相送临溪水,相随到剡溪。

白云随鹤舞,绿水绕山流。

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皎然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人交往密切,有诗名,多酬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风格清丽闲淡,多为后人所传诵,其著作丰富,有《杼山集》十卷传世。

译文

松林间的清风帮我解下衣带,山间的明月伴我悠闲地弹琴。

溪水边我们依依惜别,一路相随直到剡溪之畔。

白云悠然伴随着鹤的舞姿,绿水环绕着青山潺潺流淌。

午睡醒来更觉茶味悠长,有客来访便一同享受竹荫下的凉风。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夏日的闲适生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日常活动的叙述,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生活态度,前两句写松风解带、山月照琴,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中间两句写与友人相送、相随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后两句则以茶味永、竹风凉为结,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惬意。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山居夏日图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松风、山月、溪水、白云、绿水等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还通过“解带”、“弹琴”、“相送”、“相随”等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最后两句“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更是点睛之笔,既表现了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品味生活的细腻,又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豁达情怀。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长期生活在山林之间,对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理解,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个夏日午后,于山居之中闲坐品茶、弹琴赏月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宁静的高尚情操。

“睡起更知茶味永,客来聊共竹风凉。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题溧阳金庭园》,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题溧阳金庭园》唐·李白庭裁栖凤竹,池养化龙鱼。春风舞雩意,落日采薇居。作者及朝代:作者: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