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但见春愁随日长,不知庭叶蔽禽巢。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4-23)诗词赏析21

这首包含关键词“但见春愁随日长,不知庭叶蔽禽巢”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贾至的《春思二首·其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但见春愁随日长,不知庭叶蔽禽巢。全诗是什么?

春思二首·其一

宋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一樽清酒对芳丛,几处笙歌催醉乡。

但见春愁随日长,不知庭叶蔽禽巢。

作者简介

贾至,唐代文学家、官员,字幼邻,河南洛阳人,天宝初年,以门荫入仕,授校书郎,后历任单父尉、中书舍人、汝州刺史等职,他工于诗,风格清新峻拔,与杜甫友善,常以诗文相赠答,其著作颇丰,有《贾至集》传世。

译文

青草茂密浓厚,柳枝飘拂嫩黄,桃花繁盛李花也飘香,东风不能吹散我心中的愁云,反而让春日更加惹恨悠长,面对花丛,我独自饮酒,几处笙歌传来,让人沉醉在醉乡,我只看到春愁随着日子一天天增长,却未曾注意到庭院中的树叶已经遮蔽了禽鸟的巢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诗人却以愁绪贯穿全诗,前两句写春景之美,后两句则笔锋一转,写春愁之深,诗人通过对比春天的美好与自己的愁绪,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人并未停留在对春景的赞美上,而是巧妙地引入了春愁的主题,前两句的春景描写为后两句的春愁铺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等句,表达了自己对春愁的无奈与感慨,而“但见春愁随日长,不知庭叶蔽禽巢”则进一步强调了春愁的持久与深沉,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关注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至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面对春天的美景,诗人本应感到愉悦与舒畅,但内心的愁绪却难以消散,他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与自己的愁绪,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与无奈,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敏感与关注,以及他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情感、寻求精神慰藉的文学追求。

“但见春愁随日长,不知庭叶蔽禽巢。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