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分名丹荔画成轴,出处子鱼糟过时。的释义

5个月前 (04-23)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渔村杂诗

分名丹荔画成轴,出处子鱼糟过时。的释义

宋·赵师秀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晒网渔家傍小堤,系船应有暮潮齐。

分名丹荔画成轴,出处子鱼糟过时。

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时。

莎草满庭风静夜,一床凉月卧一枝。

作者及朝代

赵师秀(1170年-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或灵秀散人,南宋文学家、诗人,他是“永嘉四灵”之一,与徐照(字灵晖)、翁卷(字灵舒)、徐玑(号灵渊)并称,赵师秀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田园风光和日常生活,是宋代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赵师秀生于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自幼聪颖好学,但仕途不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贫困和漂泊中度过,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他的诗作在宋代乃至后世都有广泛的影响,是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译文

渔村里的乌鸟飞回林中,过客稀少,前山的烟雾朦胧笼罩到了柴门,小童划着一叶小舟,独自编着篱笆,驱赶着鸭群归来,渔家在小堤旁晒网,系船时应该等待着傍晚的潮水涨齐,荔枝被画成画轴挂在墙上,子鱼经过糟腌后已经过时,夕阳西下,松径上无人行走,显得冷清,鬼火在高低处明灭闪烁,莎草满庭,风静夜深,我躺在凉床上,月光洒在一枝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村的宁静生活和自然景色,前两句写乌鸟归林、过客稀少,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写小童划船归家、渔家晒网等生活场景,展现了渔村的日常生活;后两句则通过描写夕阳、松径、鬼火等自然景物,进一步渲染了渔村的静谧和神秘。“分名丹荔画成轴,出处子鱼糟过时”两句,分别描绘了荔枝被画成画轴挂在墙上和子鱼经过糟腌后已经过时的情景,既表现了渔村的风物特产,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渔村的宁静生活和自然景色,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诗人通过选取典型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如乌鸟归林、过客稀少、小童划船、渔家晒网等,生动地展现了渔村的日常生活和宁静氛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如“分名丹荔画成轴”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变迁,“鬼火高低明灭时”则营造了一种神秘和诡异的氛围,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师秀在渔村生活期间所作,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贫困,但并未因此消沉沮丧,反而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观察生活、感悟自然,在渔村的生活中,他感受到了宁静与和谐,也看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这些感受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他写下了这首《渔村杂诗》,以表达对渔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分名丹荔画成轴,出处子鱼糟过时。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