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词语 > 成语 > 正文内容

枉口拔舌成语的解释

5个月前 (04-23)成语17
枉口拔舌成语的解释是指屈枉口舌,造谣生事,妄加诽谤,搬弄是非。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不负责任地散布谣言、恶意中伤他人的人,提醒人们要谨慎言行,避免无端指责和造谣传谣。

1、枉口拔舌的拼音

枉口拔舌成语的解释

wǎng kǒu bá shé

2、枉口拔舌的释义

枉口,指歪曲事实,胡说乱道;拔舌,古代的一种酷刑,拔掉舌头,枉口拔舌形容信口胡说,造谣生事,或妄作评论,必遭恶报。

3、枉口拔舌的出处

出自《孔子家语·正论》:“且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其一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子贡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子曰:“恶似而非者: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君子反道以修德;小人反道以作乱,作乱,则祸及其身,及其亲族,是故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是故无求,则心不狂;无嗜,则口不淫;不淫于口,不狂于心,则可谓德矣,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言不恒其德者,或承羞辱之诛,夫子诛少正卯,以其作乱也,当此之时,吏治不烦,民人不动,而风化移矣。”王肃注:“利口,捷给善辩,妄是非也,亦曰枉口拔舌。”

4、枉口拔舌的例句

他经常在背后枉口拔舌,造谣生事,终于引起了大家的公愤。

5、枉口拔舌的成语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造谣生事。

6、枉口拔舌的示例

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枉口拔舌,损害他人名誉,这种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7、枉口拔舌的近义词

造谣生事、信口雌黄、胡言乱语

8、枉口拔舌的反义词

实话实说、言之有据、言而有信

“枉口拔舌成语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草长莺飞的成语解释

草长莺飞的成语解释

草长莺飞的成语解释摘要:草长莺飞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春天的景象,意思是春天的草木茂盛生长,黄莺飞舞,用来描绘春天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美丽景色,常用来表达人们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1、草长莺飞的释义: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的景象,草木茂盛生长,黄莺飞舞鸣叫,一片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景象,它常...

侧目而视的解释

侧目而视的解释

侧目而视的摘要:侧目而视指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也形容拘谨畏惧或鄙视的样子。它是一种不礼貌、不尊重他人的行为,通常表示对对方的不满或轻蔑。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使用这种态度对待他人。1、侧目而视的释义: 侧目而视指的是斜着眼睛看人,通常表示不满、鄙视、不屑或畏惧等情绪,是一种不礼貌或带...

参差不齐的释义

参差不齐的释义

参差不齐的释义是指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的情况,通常用于形容事物之间的差异较大,如参差不齐的树木、参差不齐的成绩等,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能力、思想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1、参差不齐的释义:参差不齐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参差意指长短、高低不齐,形容事物的状态或人的能力、水平等存在明...

插翅难飞的成语解释

插翅难飞的成语解释

插翅难飞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插上翅膀也难以飞走,常用来比喻陷入困境或受到严密监视,无法逃脱或摆脱某种不利局面。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处于极端困难或无法自救的境地。1、插翅难飞的释义: 插翅难飞是一个成语,形容人或事物被紧紧束缚或陷入困境,即使有翅膀也难以飞走,比喻逃脱不了困境或无法摆脱某种...

长夜漫漫的解释

长夜漫漫的解释

长夜漫漫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漫长的黑夜或艰难困苦的时光仿佛没有尽头,给人一种漫长而难熬的感觉。它也可以用来比喻经历长时间的困难、挫折或等待,期待黎明的到来或困境的解脱。1、长夜漫漫的释义: 长夜漫漫形容夜晚的时间特别长,通常用来比喻漫长而艰难的岁月或困境,带有一种时间仿佛停滞不前、难以度过的...

怅然若失的解释

怅然若失的解释

怅然若失的摘要:怅然若失是一种心理状态,形容因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或失去某种重要的东西而感到不愉快,心中郁闷,好像丢掉了什么似的,形容心情失落、沮丧,带有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无奈的情感。1、怅然若失的释义:怅然若失形容心情沮丧,像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感到空虚、迷茫和不安,它通常用于描述人在失去某种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