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从兹可向家居否,强半经年在客舟。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4-23)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客中作

从兹可向家居否,强半经年在客舟。全诗是什么?

宋·陆游

从兹可向家居否,强半经年在客舟。

病里不知春早晚,归来犹及见荼蘼。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从今往后是否可以回到家中居住呢?大半年的时间我都在这客船上度过,在病痛中我全然不知春天是早是晚,但当我归来时,还来得及看见那即将凋谢的荼蘼花。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长期漂泊在外生活的厌倦和对归家的渴望,首句直接发问,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盼;次句则通过“强半经年在客舟”具体描述了诗人长时间的漂泊生涯;后两句则通过病中对季节的感知模糊和归来时仍能见荼蘼花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归家的急切心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首句“从兹可向家居否”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次句“强半经年在客舟”则通过具体的数字和时间,强调了诗人漂泊生活的漫长和艰辛,后两句则通过病中对季节的感知模糊和归来时仍能见荼蘼花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归家的急切心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的贬谪和漂泊,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某次漂泊途中,面对长时间的客居生活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有感而发创作的,在长期的漂泊生涯中,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愈发强烈,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陆游的这首《客中作》不仅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漂泊生活的厌倦,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从兹可向家居否,强半经年在客舟。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