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仙子分根白鹿檀,定知高峭出岩端。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24)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山中杂咏

仙子分根白鹿檀,定知高峭出岩端。出自哪首诗?

朝代:宋代

作者:释文珦

仙子分根白鹿檀,定知高峭出岩端。

孤云野鹤长为伴,月满松风径自寒。

作者简介

释文珦,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僧人、诗人,他生于乱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林寺庙中度过,以诗文名世,释文珦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在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是研究宋元之际佛教文化与文学的重要资料。

译文

仙子将白鹿檀的根分给了我(或指山中某物),我断定它必定生长在高峻陡峭的岩石顶端,孤云与野鹤常常为伴,月光洒满松林,松风阵阵,小径上自有一股寒意。

释义

“仙子分根白鹿檀”一句,以仙子为喻,形容山中之物(白鹿檀)的珍贵与不凡,同时也带有一种神秘色彩。“定知高峭出岩端”则进一步强调了其生长环境的险峻与高洁。“孤云野鹤长为伴”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孤寂与自由,“月满松风径自寒”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冷、幽静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林隐逸生活的画卷,诗人通过“仙子”、“白鹿檀”、“孤云野鹤”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超凡脱俗、高洁自守的精神世界,通过“月满松风径自寒”的描绘,又展现了一种清冷、幽静的自然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自然美的赞美。

创作背景

释文珦生活在南宋末年至元初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他选择遁入空门,以诗文为伴,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中修行时,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感悟与抒发,通过描绘山林中的自然景象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人表达了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在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内心世界。

“仙子分根白鹿檀,定知高峭出岩端。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