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尘土满衫头半白,一闻班马不胜情。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4-24)诗词赏析33

诗词原文

闻笛

尘土满衫头半白,一闻班马不胜情。的意思及出处

唐·杜牧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前程万里风正南,尘土满衫头半白。

三奏高楼晓欲分,胡天冻地云犹昏。

一闻班马不胜情,回首东望思故园。

作者及朝代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尤其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作者简介

杜牧生于晚唐时期,家族世代为官,自幼聪颖好学,文辞出众,早年曾游历江南,后入朝为官,历任监察御史、黄州刺史等职,杜牧的诗风清新俊逸,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内容多抒发个人抱负、感慨历史兴衰,以及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思乡之情,他的散文也颇有成就,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

译文

听到横笛的声音却看不到吹笛的人,红旗高高飘扬在天山白雪之上,前程万里,南风正盛,我衣衫沾满尘土,头发也已半白,清晨时分,高楼之上三奏横笛,胡天冻地,云彩依然昏暗,一听那班马的嘶鸣,心中便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情感,回首向东望去,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听到笛声后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诗中“横笛闻声不见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红旗直上天山雪”则展现了边疆的壮丽景色。“前程万里风正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和决心,但“尘土满衫头半白”又透露出旅途的艰辛和岁月的无情。“一闻班马不胜情,回首东望思故园”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闻笛为引子,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边疆壮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杜牧运用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深刻的哲理,诗中的“班马”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既代表了旅途的艰辛和离别的不舍,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边疆任职期间,当时,杜牧因仕途不顺而被贬至边疆任职,面对艰苦的环境和远离故乡的孤独,他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念,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听到了悠扬的笛声,这勾起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无限感慨,他挥笔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闻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牧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尘土满衫头半白,一闻班马不胜情。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