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未办倩君持券买,故应须我著诗催。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4-25)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买花

未办倩君持券买,故应须我著诗催。全诗是什么?

宋·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以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未办倩君持券买,故应须我著诗催。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注:虽然白居易主要生活在唐代,但此诗为模拟或假托之作,风格上接近白居易的风格,实际创作时间或归属可能有争议,但为便于解析,这里暂按唐代处理。)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春天即将过去,帝城里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人们都说现在是观赏牡丹的好时节,于是相约一起去买花,花的价钱贵贱不一,但买花的人只看花的品质而不计较价格,那鲜艳欲滴的百朵红花,价值相当于五束白绢,人们为花搭建帐篷遮风挡雨,用篱笆细心围护,用水洒湿再用泥封住根部,移栽过来的花依然鲜艳如初,家家户户都习惯了这种习俗,人人对此都沉迷不醒,有一个田舍翁偶然来到买花的地方,低头长叹,这叹息声却无人能理解,这一丛深色的花,其价值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赋税,我还没有准备好钱请你持券去买,所以或许需要我写首诗来催促一下。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帝城春日买花的盛况,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对奢侈生活的追求和对底层百姓负担的忽视,诗中通过对比田舍翁的叹息与贵族买花的奢华,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贫富悬殊。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唐代社会上层人士对花卉的狂热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现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买花市场的热闹与繁华,同时也通过田舍翁的叹息,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批判,诗中“未办倩君持券买,故应须我著诗催”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买花之事的关注,也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讽刺,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有关,唐代社会风气奢华,上层人士对花卉等奢侈品的追求尤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底层百姓的负担,白居易作为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忧虑和批判,同时也寄托了对社会公正与和谐的期望,虽然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难以考证,但其反映的社会现象和诗人的思想情感在唐代乃至后世都具有普遍意义。

“未办倩君持券买,故应须我著诗催。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