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长安调鼎黑头公,一旦覆餗腰领红。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4-25)诗词赏析19

诗词原文

长安调鼎黑头公,一旦覆餗腰领红。

长安调鼎黑头公,一旦覆餗腰领红。出自哪首诗?

此句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咏史二首·其二》,全诗如下: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注:由于您的要求聚焦于特定两句,故以下分析将主要围绕这两句及其在全诗中的意义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多有深刻的历史见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长安调鼎黑头公,一旦覆餗腰领红。”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在长安城中掌管国家大权的重臣(黑头公,指年轻有为的朝中重臣),一旦因失误或过错导致国家大事败坏(覆餗,比喻失职或败坏大事),就会遭到严厉的惩罚,甚至丧命(腰领红,指被斩首,红色象征血迹)。

释义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揭示了古代官场中权力与责任并存的残酷现实,黑头公象征着年轻有为、身居高位的官员,而覆餗则比喻其因失误或腐败而败坏国家大事,腰领红则是对这种失误或腐败行为的严厉惩罚,暗示了古代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赏析

这两句诗在全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两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概述了历史兴衰的规律,而这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因奢侈腐败而导致国家败亡的惨痛教训,通过黑头公和覆餗的对比,诗人深刻揭示了权力与责任、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辩证关系,表达了对古代官场腐败现象的批判和对清廉勤政的向往。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咏史的方式,对历史上的兴衰成败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总结,旨在警醒当朝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勤政爱民,避免重蹈覆辙,这两句诗正是诗人对当时官场腐败现象的一种深刻揭露和批判。

李商隐的这两句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官场腐败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精神,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道德立场。

“长安调鼎黑头公,一旦覆餗腰领红。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