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当户蛟龙森汉柏,隔江鸡犬隐秦人。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25)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桃源

当户蛟龙森汉柏,隔江鸡犬隐秦人。出自哪首诗?

朝代:清代

作者:孔尚任

云开雾敛见桃源,

石径初通一径喧。

当户蛟龙森汉柏,

隔江鸡犬隐秦人。

仙家楼阁疑无地,

水国渔舟别有天。

欲访洞天三十六,

春风回首路漫漫。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年—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孔尚任一生经历了康熙一朝,是清初著名戏曲家,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南巡,特命孔尚任在御前讲经,并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后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等职,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孔尚任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此剧历经三易稿而写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刊成初版。《桃花扇》的问世,使孔尚任名垂青史。

译文

云雾散去露出了桃源仙境,一条石径通向那里,路上开始有了人声喧闹,门前蛟龙盘绕,汉代的柏树森森,江对岸传来鸡鸣犬吠,秦时的人们隐居其中,仙家的楼阁仿佛没有立足之地,水上渔舟却另有一番天地,想要探访那三十六洞天,春风中回首,只见路途漫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桃源仙境,通过“当户蛟龙森汉柏,隔江鸡犬隐秦人”等句,展现了桃源中既有神秘古老的氛围,又有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诗人用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赏析

这首诗以“桃源”为题,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通过描绘桃源的仙境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当户蛟龙森汉柏”一句,以蛟龙和汉柏为象征,突出了桃源的古老和神秘;“隔江鸡犬隐秦人”一句,则通过鸡犬声和秦人的隐居生活,展现了桃源的宁静和和谐,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孔尚任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清朝初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人民生活困苦,诗人对现实社会深感不满,于是借桃源仙境之景,抒发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通过描绘桃源中的神秘景象和宁静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孔尚任作为一位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怀的热爱和追求。

“当户蛟龙森汉柏,隔江鸡犬隐秦人。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