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桃源去尘更远,问当年、何事识渔郎。的解释

5个月前 (04-26)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桃源忆故人

桃源去尘更远,问当年、何事识渔郎。的解释

宋·秦观

玉露沾衣冷画屏,碧天如水新秋夜。

桃源去尘更远,问当年、何事识渔郎。

青溪几曲到云林,回首乱山横翠晚。

梦绕松风涧水,心随明月归何处。

作者及朝代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

作者简介

秦观少有才名,早年便研习经史,博览群书,熙宁十年(1077年)进士及第,曾任太学博士、秘书省正字等职,元丰八年(1085年),秦观登“贤良方正进士”科,中第,任定海主簿等职,因秦观自编《淮海集》时,曾将作于汴京(今河南开封)太学时期的词作十卷单独编出,不收入《淮海集》,故后世别称为“淮海词”或“淮海居士长短句”,绍圣元年(1094年),坐元祐党籍,出任杭州通判,绍圣三年(1096年),贬为监处州酒税,元符元年(1098年),再贬雷州监盐税,元符三年(1100年),复命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尤工词,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著称于世,著有《淮海集》40卷、《淮海词》(又名《淮海居士长短句》)3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译文

清冷的露水沾湿了衣裳,映照着凄清的屏风;碧空如水,正是初秋的深夜,那传说中的桃源仙境,距离尘世更加遥远,试问当年,渔郎是如何找到那里的呢?青溪曲折蜿蜒,通向那云雾缭绕的树林深处,回首望去,只见乱山重叠,苍翠的暮色渐渐弥漫开来,梦中我绕着松风涧水徘徊,心却随着明月不知归向何方。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清冷孤寂的秋夜,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桃源)的向往与追寻,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词中“桃源去尘更远”一句,既是对理想境界的赞美,也是对现实尘世的否定,而“问当年、何事识渔郎”则透露出词人对这一理想境界发现过程的好奇与追问。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中“玉露沾衣冷画屏,碧天如水新秋夜”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冷孤寂的秋夜景象,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桃源去尘更远”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一个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而“问当年、何事识渔郎”的追问,则进一步加深了词作的意蕴,使读者不禁对渔郎如何发现桃源这一神秘过程产生遐想,下片“青溪几曲到云林,回首乱山横翠晚”两句,继续以景写情,将词人的思绪引向更深的层次。“梦绕松风涧水,心随明月归何处”两句,则以梦结尾,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执着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迷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作于秦观被贬谪期间,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至偏远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可能对现实世界的黑暗与不公产生了深刻的体悟,从而更加向往那远离尘嚣的理想境界,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个清冷孤寂的秋夜景象和一个神秘莫测的桃源仙境,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寻,以及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也透露出词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与迷茫。

“桃源去尘更远,问当年、何事识渔郎。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