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千古兴怀,关河极目,愁边灭没轻鸥。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4-26)诗词赏析1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千古兴怀,关河极目,愁边灭没轻鸥”,这些词句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千古兴怀,关河极目,愁边灭没轻鸥。下一句是什么?

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

南宋·辛弃疾

把江山好处付公来,些子当无愧,剪琉璃万顷,平铺锦绣,做弄晴晖,著意登临眺远,一川平野,无限烟霏,是则东陵故侯,归来也,有酒盈卮。

千古兴怀,关河极目,愁边灭没轻鸥,正目断魂销,夕阳无语,落日心危,况有溪山满袖,东风如旧,还送芳菲,便好追欢,何辞秉烛,尘满扆衣。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晚年退隐江西上饶,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将江南美景交付给你来欣赏,你应当无愧于这份美景,看那万顷琉璃般的湖面,如同锦绣般铺展,在阳光下闪耀,我特意登临高处远眺,只见一川平野,烟霭茫茫,就像那东陵侯归来,有酒满杯。

千古以来,人们总是心怀感慨,极目远眺关河,只见愁绪随着轻鸥消失在远方,正当我目光所及,心魂消散,夕阳默默无语,落日让人心生危惧,更何况我满袖溪山,东风依旧,还送来芬芳的花香,那么就让我们尽情欢乐吧,何必推辞秉烛夜游,哪怕衣襟沾满尘土。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词人陪同友人游览灵岩山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词人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河、宁静的湖面和轻鸥的飞翔,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他也通过“千古兴怀”等词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词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美景与历史感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词中的“剪琉璃万顷,平铺锦绣”等词句,生动地描绘了灵岩山的壮丽景色;而“千古兴怀,关河极目”等词句,则表达了词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在南宋时期陪同友人游览灵岩山时所作,当时,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而词人却心怀壮志,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理想始终未能实现,在这首词中,词人通过描绘自然美景和历史感慨,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他也通过“便好追欢,何辞秉烛”等词句,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辛弃疾的这首《八声甘州·灵岩陪庾幕诸公游》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和历史感慨的佳作,更是一首表达词人内心情感和人生哲理的诗篇。

“千古兴怀,关河极目,愁边灭没轻鸥。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