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人都道十二瑶台夜不扃,逃下的飞琼。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27)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瑶台月

人都道十二瑶台夜不扃,逃下的飞琼。上一句是什么?

宋·苏轼

微云吹散,凉露沾衣,

人都道十二瑶台夜不扃。

逃下的飞琼,

人在空蒙,月转庭柯影上屏。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水殿风来暗香满。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人未寝,欹枕钗横。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

时见疏星渡河汉。

试问夜如何?

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

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人物,他的诗词文赋均有很高的成就,且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政治上,他虽多次遭贬,但仍心系国家,关心民生。

译文

微风吹散了薄云,清凉的露水沾湿了衣裳,人们都说那十二座瑶台在夜晚从不关闭,仿佛是逃下凡间的仙女,她站在朦胧之中,月光转过庭院中的树枝,将影子投在了屏风上,她肌肤如冰似玉,自带清凉,没有汗水,宫殿中微风吹来,暗香四溢,绣帘轻轻拉开,一轮明月悄悄窥视着室内,她还未入睡,斜倚在枕上,发钗横放。

她起身拉着我的手,庭院中寂静无声,偶尔能看到稀疏的星星划过银河,我轻声问她夜晚如何?已是三更时分,月光如水般清淡,玉绳星低低地转动,我只得屈指计算西风何时能来,却又不禁感叹,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

释义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夜中仙女下凡与人相会的浪漫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情感的向往和追求。“人都道十二瑶台夜不扃,逃下的飞琼”一句,既点明了背景,又增添了神秘色彩,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梦幻般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词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世界,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如“微云吹散,凉露沾衣”、“月转庭柯影上屏”等,又有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如“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使得整首词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色彩,词中还蕴含着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使得整首词在情感上更加饱满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和风格来看,很可能是苏轼在贬谪期间所作,在贬谪的日子里,苏轼虽然身处逆境,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词中的仙女形象,或许就是他内心对于美好情感的寄托和向往,词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反映了苏轼在贬谪期间对人生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人都道十二瑶台夜不扃,逃下的飞琼。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