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楚三闾葬汨罗,名犹播,谁在高唐卧?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4-28)诗词赏析21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楚三闾葬汨罗,名犹播,谁在高唐卧?”,这些词句出自元代诗人贯云石的《小梁州·九日渡江》,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楚三闾葬汨罗,名犹播,谁在高唐卧?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小梁州·九日渡江》

元·贯云石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限楚江流,楚三闾葬汨罗,名犹播。

谁在高唐卧,空山无鸟过,澄江一道月分明,林影半江寒。

作者简介

贯云石(1286年—1324年),元代散曲作家、诗人,字浮岑,号成斋,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曾任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后辞官隐居杭州,他善诗文,精音律,尤工散曲,是元代散曲的代表作家之一。

译文

秋风中,我独自驾着小舟在江上漂泊,烟波浩渺,江水悠悠,心中充满了无尽的伤感,望着这楚江之水,不禁想起那葬身汨罗江的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他的名声至今仍广为流传,可是,又有谁知道,那高唐之上,是否还有人在隐居卧眠?空寂的山中,连一只飞鸟也不曾飞过,月光下,一道清澈的江水显得格外分明,林影倒映在水中,使得半江都染上了寒意。

释义

这首散曲通过描绘秋日江上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楚三闾葬汨罗,名犹播”一句,既是对屈原的缅怀,也表达了对忠诚与才华的赞美,而“谁在高唐卧”则暗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探寻。

赏析

这首散曲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秋日江上的萧瑟景象,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伤感,通过对屈原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忠诚、才华和自由的追求,全曲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贯云石生活在元代,这是一个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他虽出身显赫,但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辞官隐居,这首《小梁州·九日渡江》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秋日江上的景象和怀念屈原的情怀,作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元代士人面对社会现实时的无奈与挣扎。

这首《小梁州·九日渡江》不仅是一首优美的散曲作品,更是贯云石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通过对屈原的怀念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作者表达了对忠诚、才华和自由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元代士人的社会心态和人生追求。

“楚三闾葬汨罗,名犹播,谁在高唐卧?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