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访旧隐、依然在,但鹤巢、时有堕松。的意思及出处

4周前 (04-29)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访旧隐

访旧隐、依然在,但鹤巢、时有堕松。的意思及出处

唐·刘长卿

一径入云峰,居然旧隐中。

绿苔行迹少,红杏一枝通。

依然在竹色,但鹤巢时有堕松。

空山无近远,樵路失西东。

作者及朝代

刘长卿(约709年-约786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后迁居洛阳,他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其诗作多写贬谪漂泊之感,情调悲凉,词旨凄婉,有《刘随州集》。

作者简介

刘长卿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早年曾应试及第,担任过监察御史等职,后因官场失意,多次被贬谪,他的诗歌深受杜甫影响,风格清丽雅致,尤其擅长五言律诗,是唐代五言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一条小路蜿蜒通向云雾缭绕的山峰,那里竟然是我旧时的隐居之处,绿色的苔藓覆盖着地面,行人的足迹稀少,只有一枝红杏从篱笆墙内探出头来,指引着我前行,竹林依旧青翠欲滴,只是那鹤巢偶尔会有松果坠落,空旷的山中,无论远近都显得那么寂静,砍柴的小路让人辨不清东西方向。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探访旧日隐居之地的情景,通过描绘幽静的自然环境,如云雾缭绕的山峰、绿苔覆盖的小径、红杏出墙的景象,以及竹林、鹤巢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诗人通过对比旧日隐居之地的变化与不变,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探访旧隐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幽静与美丽,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对比旧日隐居之地的变化与不变,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依然在竹色,但鹤巢时有堕松”一句,既表现了自然景物的恒久不变,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长卿被贬谪期间,他因官场失意而心生归隐之念,于是探访旧日隐居之地,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探访过程中,诗人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所打动,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怀念与感慨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因官场失意而带来的内心苦闷和无奈。

“访旧隐、依然在,但鹤巢、时有堕松。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